足跡 03|正式受邀參加大溪工藝週|2022 年 9 月
1 |入境管制解除與正式受邀
2022 年 9 月 5 日
蔡小姐傳來好消息: 「企劃已經成形囉,我們來開線上會議討論吧! 」
隨著一場場準備會議不斷進行, 因應疫情的台灣入境管制也解除了, 計畫就一口氣往「參加」的方向邁進。而這次接收到的指示是請我-簑田理香再另外邀請兩位成員,共計三位參加「大溪工藝週 DAXI CRAFT WEEK」,活動的內容包含向桃園市民分享益子的地方創生、作為工藝品產地的視角, 以及土之輪作為創作者們的集散地所扮演的角色等主題進行講座,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參與工藝市集(Craft Market)。
我隨即邀請了土之輪的共同代表之一,陶藝家的鈴木先生,以及從事木造建築跟老屋翻修的星居社負責人高田英明先生一同參與這次的活動。
2|桃園市大溪區與大溪工藝週:DAXI CRAFT WEEK
「大溪工藝週:DAXI CRAFT WEEK」是由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主辦。企劃的核心策劃人是去年底認識,在桃園市以工藝為主題來協助地方振興的據點「C house」的負責人陳美霞女士(Mei Shia Chen)。
桃園市大溪區,富商林家曾經利用大漢溪開始了木材運送的事業,隨後米跟鹽等等的生意也逐漸興盛,成為了當時重要的經濟中心。這裡還有一個區域,留有許多日據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如今,大溪透過家具製作與木工技藝,致力於促進地方的發展。
2015 年,受歐洲的環境博物館的理念啟發, 大溪在桃園建立了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作為當地的文化活動、研究、學習與交流的重要場所。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https://wem.tycg.gov.tw/index.jsp
透過網誌了解大溪 https://www.daxiway.com/blog
3|益子.土之輪團隊參與的活動內容
(1)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的預定流程是先由簑田理香、鈴木稔、高田英明三位進行 45 分鐘左右的簡報介紹後,接著再跟台灣的團隊進行意見交流。簡報的內容包含:由簑田理香女士介紹在工作中接觸到的地方建設案例、益子町的現況、 作為創作者與地方社區連結的基地-土之輪的活動經驗;鈴木稔老師分享益子作為陶藝產地的觀點及自己的陶藝創作理念;高田英明先生則介紹用益子周邊地區的木材,來建造的木造建築與老屋翻修的案例,以及與工藝作家合作打造的建築、家具或是小物等等的經驗分享。
幾天前,我也收到了台灣團隊寄來的意見交流的主題,我閱讀完後感觸很深。老實說,最近我對於瀰漫在這個國家(日本)的「輕浮感」跟「表面看似順利,裝作一切都沒有問題」的態度感到十分感冒。所以我非常期待能夠跟台灣的夥伴進行深入的探討(也麻煩口譯人員了)。這邊跟大家介紹其中一個意見交流的題目。
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有人的地方,衝突就無可避免,因為大家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世代間的衝突、地方與行政機關的衝突,要馬上解決是十分困難的,但希望可以先由益子跟大溪來共同分享如何面對、理解並試著去解決這些衝突。
以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說, 自然是期望可以有更多人參與或關注地方議題, 想請教益子跟大溪是如何運作的呢?雖然進行著在地活性化、地方振興、地方創生的活動,但人口減少的問題依然沒有改善,這樣還可以算得上是成功嗎?
工藝最有價值的地方, 就是能夠讓人感受到人情溫暖的職人技藝,並且傳遞職人們存在的價值。但面對這個急速變化的世界, 要如何保持這些價值的同時,不斷地進行創新呢?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目標下,地方政府在就業、市場、消費者、環境等等,面臨著各種挑戰,面對這些目標益子跟大溪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嗎?
座談會還預計會展示雙方交換的紀念品,跟各自當地特色美食的試吃時間。
(2)工藝市集
這次邀請了曾在土之輪辦過個展、參與活動、駐點咖啡廳等 18 組團隊,提供作品或食品來參加「工藝市集」(11 / 5、6)的活動。在文章的最後附上參加者的名單。
---
協助參展的土之輪相關作家(省略敬稱)
1.交流座談會 交換紀念品
在交流座談會的會場, 預計會展示雙方交換的紀念品。益子這邊在益子町觀光商工課的協助下,將贈送以下紀念品:
①鈴木稔:豆皿 Mamezara(小碟子) – 20 個
②星居社:木相框
③廣瀨俊介:以②裱框的益子風景明信片 10 款
④益子町觀光商工課:益子地方雜誌《MICHIKAKE (ミチカケ) 》全 10 冊
(由簑田策劃與編輯)
⑤益子陶藝美術館.陶藝交流中心提供四本展覽圖錄:
『青出於藍 栃木縣文化功勞者受章紀念 日下田正展』(2021 年)
『益子町名譽町民章受章紀念 島岡達三展』(2013 年)
『小森忍・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 ―陶磁器研究與各自的成果―』(2020 年)
『加守田章二 指向天極』(2021 年)
⑥WATANE(わたね ) (倉本祐樹.芙美:有曾在土之輪出店經驗,居住在市貝町
的有機農家) :天然栽培.南部小麥「WATANE 烏龍麵」 (乾麵)組合。
交流會的試吃時間:這次帶去的當地特色食品
(試吃時會把④ ⑤ ⑥,抹在② ③上面)
①赤羽饅頭 3 種
②泉’s Barkely(加守田泉) :全麥餅乾(芝麻)
③ Hibisya (日々舎) :硬式麵包
④ WATANE(倉本祐樹.芙美) :白皮砂糖南瓜果醬
⑤ YURURi (須藤ゆう・柴美幸) :特製藍莓果醬
⑥ YURURi (須藤ゆう・柴美幸) :特製柚子胡椒
⑦ Midnight Breakfast(早瀨友貴) :美式餅乾
2.工藝市集(11 / 5、 6)
邀請曾在 HIJINOWA 辦過個展、參與活動、駐點咖啡廳等 18 組團隊,提供作品或食品
來參加「工藝市集」(11 / 5、6)的活動。
陶藝: ① 鈴木稔 ② 船越弘 ③ 谷島潤 ④ 松永玲美
染織、服飾、小物: ⑤ 藍染 WARATANI ⑥ nociw 高田純子 ⑦ CASANE 石川恵子 ⑧ yayami 柳真美子 ⑨ kiito 上妻彩 ⑩ AOTUKI 船越節子
木工小物:⑪ 星居社 高田英明
畫作、多媒體: ⑫ 益子風景素描明信片 風土形成事務所 廣瀬俊介 ⑬ 明信片・透明L夾・托特包 飯山太陽
⑭ DVD & PHOTOBOOK 影像攝影集「益子之歌」 簑田理香
食品/加工品: ⑮ 柚 YURURi (須藤ゆう・柴美幸) :柚子胡椒 ⑯ WATANE (倉本祐樹.芙美) :白皮砂糖南瓜果醬 ⑰ 泉’s Barkely(加守田泉) :全麥餅乾 等 ⑱ 作坊吃(鈴木史絵) :綠咖哩調理包
